巴以冲突拉响欧洲警报,美国准盟友以色列成为欧洲眼中钉
参考公开报道与国际军事分析,本文章仅代表笔者个人观点,请理性阅读
我是一名欧洲记者,刚从以色列回来。
这次中东之行给我的感受是:欧洲与以色列的关系正在急剧恶化。
最近几周,欧洲多国陆续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这让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勃然大怒。
他在推特上痛斥这些国家"向恐怖主义投降",还叫嚣说"以色列绝不接受建立巴勒斯坦国"。
这话听着刺耳,但说实话,内塔尼亚胡只是把藏在心里的话说出来了。以色列右翼政府从来就没打算接受"两国方案"。他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我在以色列采访时,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政府官员对我说:"让巴勒斯坦人搬到约旦去。"
这种想法在以色列政坛并不新鲜。以色列极右翼国家安全部长本-格维尔公开表示要把巴勒斯坦人赶出约旦河西岸。财政部长斯莫特里奇甚至说"巴勒斯坦这个民族根本不存在"。
欧洲人看到这些言论,感到毛骨悚然。在他们看来,这些话语与上世纪欧洲黑暗历史中的种族清洗言论如出一辙。这就是为什么法国、爱尔兰、挪威和西班牙最近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而比利时、斯洛文尼亚等国也表示将效仿。
我在布鲁塞尔采访欧盟外交官时,他们私下告诉我:"加沙的人道主义灾难已经让欧洲人无法容忍。我们不能看着四万多巴勒斯坦平民被杀,却保持沉默。"
数字确实触目惊心:自去年10月7日哈马斯袭击以来,以色列在加沙的军事行动已导致超过40,000巴勒斯坦人死亡,其中大部分是妇女和儿童。联合国机构警告,加沙面临严重饥荒,数十万儿童营养不良。
但这场人道主义危机只是欧以关系恶化的表层原因。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欧洲人和以色列人对国际秩序的根本分歧。
二战后,欧洲建立了一套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核心是国际法和人权。而以色列,尤其是在内塔尼亚胡领导下,越来越公开地蔑视这些规则。
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卡里姆·汗已对内塔尼亚胡等以色列领导人发出逮捕令,指控他们犯下战争罪和反人类罪。这在欧洲引起强烈共鸣,因为欧洲人历史上亲身经历过战争罪行的痛苦。
当内塔尼亚胡公开嘲笑国际法院裁决时,欧洲人看到的不仅是对巴勒斯坦人的不公,更是对整个战后国际秩序的挑战。
去年11月,我在加沙边境亲眼目睹了以色列军队阻止人道主义物资进入加沙的场景。几十辆装满食物和医疗用品的卡车被迫停在拉法过境点外,而里面的儿童却在挨饿。当我询问以军官员为何阻止援助时,他回答说:"我们需要确保哈马斯不会从中受益。"
但我看到的却是集体惩罚——对整个加沙地区230万平民的惩罚。这种行为明显违反了日内瓦公约,而日内瓦公约恰恰是欧洲在二战灾难后竭力建立的保护平民的国际法则。
欧洲与以色列之间的裂痕不仅关乎巴勒斯坦问题,还关乎更广泛的地缘政治视角。欧洲人越来越认为以色列已成为地区不稳定因素。
一位法国外交官对我说:"以色列不断挑衅伊朗和黎巴嫩真主党,可能引发全面地区战争。如果发生这种情况,欧洲将面临新的难民危机和能源危机。"
确实,以色列持续对黎巴嫩和叙利亚的空袭,以及对伊朗核科学家的暗杀行动,都让欧洲人担忧中东会陷入全面战争。而这种战争将直接威胁欧洲安全。
更让欧洲人担忧的是以色列的政治转向。内塔尼亚胡政府中的极右翼成员公开鼓吹犹太民族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这与欧洲的世俗民主价值观格格不入。
当本-格维尔去年闯入耶路撒冷圣殿山时,不仅穆斯林世界震怒,欧洲人也感到震惊。这种宗教挑衅可能引发更广泛的文明冲突,而欧洲将首当其冲。
欧洲与以色列关系恶化的另一个因素是美国因素。长期以来,欧洲在巴以问题上追随美国立场。但拜登政府在加沙战争中对以色列的几乎无条件支持,让欧洲人感到不安。
一位德国议员告诉我:"美国给以色列提供武器,而这些武器被用来杀死加沙平民。这让我们很难向自己的选民解释为什么我们还要站在以色列一边。"
随着美国大选临近,欧洲人担心如果特朗普再次当选,美国可能会给予以色列更多自由,让内塔尼亚胡政府彻底抛弃和平进程。这促使欧洲开始思考自己的独立中东政策。
欧洲与以色列的疏远还有经济因素。以色列对加沙的封锁和对约旦河西岸的占领已经让巴勒斯坦经济崩溃。欧盟作为巴勒斯坦最大援助方,每年向巴勒斯坦提供数亿欧元援助,但这些钱基本打了水漂,因为以色列的占领政策摧毁了巴勒斯坦的经济基础。
一位欧盟官员向我抱怨:"我们为巴勒斯坦建设学校和医院,以色列军队转身就把它们炸毁。这是对欧洲纳税人金钱的浪费。"
面对这种情况,欧洲人开始寻求更强硬的手段。除了承认巴勒斯坦国外,一些欧洲国家还考虑对以色列实施经济制裁。爱尔兰和西班牙已经禁止从以色列定居点进口商品,而欧盟正在讨论更广泛的制裁措施。
以色列对此反应强烈。内塔尼亚胡政府召回了驻爱尔兰和挪威大使,并威胁对这些国家采取报复措施。但这种外交恐吓只会进一步疏远欧洲盟友。
在特拉维夫街头采访普通以色列人时,我发现许多人对政府的极端立场感到担忧。一位以色列和平活动家告诉我:"内塔尼亚胡正在把以色列推向国际孤立。我们不能失去欧洲这个重要盟友。"
但内塔尼亚胡似乎并不在乎这些担忧。他坚信只要有美国支持,以色列就能无视国际压力。这种傲慢态度进一步激怒了欧洲领导人。
法国总统马克龙最近公开呼吁以色列停止在加沙的军事行动,并警告说以色列正在"失去国际支持"。德国总理朔尔茨,尽管一向是以色列的坚定支持者,也开始对内塔尼亚胡政府的行动表示担忧。
欧洲与以色列关系恶化的最终受害者可能是普通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对以色列人来说,国际孤立将带来经济和安全风险;对巴勒斯坦人来说,和平前景越来越渺茫。
在离开以色列前,我去了特拉维夫的一家咖啡馆。坐在我旁边的是一对以色列-巴勒斯坦夫妇。他们告诉我,尽管周围充满仇恨和暴力,但普通人仍然渴望和平共处。
这让我思考:也许欧洲对以色列施压,不仅是为了帮助巴勒斯坦人,也是为了帮助以色列自己。因为只有结束占领,实现"两国方案",以色列才能确保自己的长期安全和民主特性。
随着欧洲国家纷纷承认巴勒斯坦国,以色列面临着一个严峻选择:要么接受国际共识,重返和平进程;要么继续目前的道路,面临越来越严重的国际孤立。
对欧洲来说,这不仅是道义立场,也是战略考量。一个不稳定的中东将直接威胁欧洲安全。而以色列如果继续无视国际法,将动摇整个战后国际秩序的基础。
这场巴以冲突已经不只是地区问题,它已成为测试国际规则的试金石。欧洲正在重新思考自己在这场冲突中的角色,不再只是美国政策的附庸。这或许是中东和平的新希望,也可能是更大动荡的开始。
高忆配资-股票的杠杆交易-南京配资公司-配资网站推荐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